林口子弟戲在市府歷年積極的輔導下,結合在地9大軒社,包括:樂林園(林口)、悅樂軒(湖南)、中興社(菁湖)、顯林社(頂福)、平樂社(太平)、寶樂軒(嘉寶)、東華復興社(瑞平)、福樂社(湖北)與洪福社(下福)等9個軒社,透過每年傳習與子弟戲文化節演出活動,逐漸把文化薪傳的種子繼續傳遞下去。
2016年結合林口樂林園90週年為主題,展現軒社新一代承接文化薪傳的成果,2017年透過在地南管軒社悅樂軒90週年,重現臺灣僅存規模最大的天官太極圖排仙戲及南管高甲戲東介山,2018年除既有基礎外,更結合9年1次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巡迴媽駐蹕林口大、小南灣過頭慶典(已於107年列入本市市定民俗活動),透過社區文化總體營造方式,結合社區素人參與演出,成功凝聚社區居民情感連結,也重新展現子弟戲換工互助的鄰里互助精神。
每年的子弟戲活動,將在既有基礎上,結合區內林口醒吾科技大學高教深耕計畫,以學校、社區、街坊一起來方式,透過創意點子集結、傳統宗教民俗傳習,與主活動期間子弟戲的體驗與學習,讓學校、社區居民重新認識與接觸、欣賞林口的常民戲曲音樂文化。另外也結合地方采風繪畫與攝影展方式,讓林口居民了解在地文化變遷,與林口街景建設的新舊對照,以復舊為題讓居民找回往日舊林口榮光,透過創新讓傳統和現代作一個文化交流,讓新舊共融共同營造林口在地文化特色。
2016年結合林口樂林園90週年為主題,展現軒社新一代承接文化薪傳的成果,2017年透過在地南管軒社悅樂軒90週年,重現臺灣僅存規模最大的天官太極圖排仙戲及南管高甲戲東介山,2018年除既有基礎外,更結合9年1次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巡迴媽駐蹕林口大、小南灣過頭慶典(已於107年列入本市市定民俗活動),透過社區文化總體營造方式,結合社區素人參與演出,成功凝聚社區居民情感連結,也重新展現子弟戲換工互助的鄰里互助精神。
每年的子弟戲活動,將在既有基礎上,結合區內林口醒吾科技大學高教深耕計畫,以學校、社區、街坊一起來方式,透過創意點子集結、傳統宗教民俗傳習,與主活動期間子弟戲的體驗與學習,讓學校、社區居民重新認識與接觸、欣賞林口的常民戲曲音樂文化。另外也結合地方采風繪畫與攝影展方式,讓林口居民了解在地文化變遷,與林口街景建設的新舊對照,以復舊為題讓居民找回往日舊林口榮光,透過創新讓傳統和現代作一個文化交流,讓新舊共融共同營造林口在地文化特色。